近日,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里洋溢着欢声笑语,一场“关爱残疾儿童捐赠活动”温情开展。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组织民革界、侨联界、台联界部分委员,以及自治区残联、台办、侨联、民革宁夏区委会等单位负责同志齐聚一堂,陪伴孩子们观看康复成果表演、参与亲子趣味运动,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节日氛围。这不仅是一次充满爱心的公益活动,更是自治区政协探索界别联动机制、提升履职实效的生动实践。
“小朋友们,祝你们节日快乐!” 随着委员们亲切的问候,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疃殖。醋匀鼋绫鸬奈泵且约跋喙氐ノ桓涸鹜居牒⒆用且黄鸸劭纯蹈闯晒硌荩斡肭鬃尤の对硕瘴萝岸攘?。 自治区政协民革、台联、侨联界别向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捐赠了价值6万元的爱心物资。 自治区政协民革界别召集人、自治区政协常委曹一说,为充分发挥政协界别联动优势,整合多方资源服务特殊群体,今年,自治区政协民革界别主动联系侨联界别、台联界别以及相关单位,共同开展关爱残疾儿童捐赠活动,构建起‘政协界别联动+政府部门协同+民主党派参与’的爱心帮扶新模式。此次活动创新采用“1+2+N”联动机制,即以民革界别为牵头单位,联合侨联界、台联界两个界别委员,协同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大家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各展所长,进一步彰显履职整体效能。 “针对台联界委员人数较少等现实,我们主动打破履职边界,积极联合民革界、侨联界委员共同开展界别活动,努力实现‘小界别’撬动‘大资源’。”自治区政协台联界召集人、自治区政协常委郑大鹏告诉记者,跨界别联动既形成了帮扶合力,又实现了资源互补,让有限的委员力量发挥出最大社会效益。 在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自治区政协民革界委员杨红英(左)、自治区政协侨联界委员王阳(右)与小朋友互动。 当天,委员们向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捐赠爱心物资,并向部分在自治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治疗的小朋友们赠送了慰问品。这些物资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生活和康复需求,更传递了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的关爱与祝福。 事实上,对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关爱,早已成为民革宁夏区委会的一项传统。据民革宁夏区委会主委王新军介绍,长期以来,民革宁夏区委会始终把关心关注社会民生事业健康发展作为参政履职的重要内容,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帮扶原则和服务理念,自2010年将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确定为定点社会服务单位以来,已连续15年坚持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组织民革政协委员和所联系群众,以不同形式看望慰问中心老师和残疾儿童,累计捐赠物资价值150余万元。王新军说,通过持续不断的帮扶活动,不仅可以为残疾儿童送去了温暖和希望,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特殊群体,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儿童的良好氛围。这种长期坚持的帮扶模式,正是政协界别发挥优势、服务群众的生动体现。 参加活动的自治区政协委员毛明杰、金忠杰、张莹、曹一、罗吉全、董志芳、顾长虹、黄莎莎与孩子们一起庆祝。 界别是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单位,是联系对应群众的渠道、委员履职的阵地、协商议政的窗口。如何更好地发挥界别优势,提升履职实效,一直是各级政协探索的重要课题。今年以来,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积极创新履职形式和服务方式,强化联合联动,鼓励、支持委员跨界别履职。不断加强跨界别联动,积极组织开展“界别+界别”跨界活动,促进优势叠加、强强联合,不断拓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渠道。 “通过跨界别联动,加强了沟通交流,开拓了界别视野,有利于更好凝聚共识,提升综合履职能力。” 自治区政协侨联界别召集人、自治区政协委员王阳说。自治区侨联界别将积极探索、注重推广,进一步做好搭台赋能、协商助力工作,通过联合学习、跨界调研视察、多界别协商等形式,促进优势叠加,推动各界别共同履职建言,切实产生“1+1>2”的实际效果。 “只要界别活起来,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就一定能彰显出来。”这是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在探索界别工作中形成的共识。该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民革界别、侨联界别和台联界的联合界别活动,是对跨界别联合履职的一次积极探索。将通过开展联合学习、联组调研等活动,进一步整合各界别的智力资源,促进优势叠加,推动委员们聚焦中心、共同履职建言、形成整体合力,更好地发挥界别建言资政、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同时,将持续深入探索界别联动机制,不断创新履职方式,提升履职实效。 夕阳西下,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的活动渐渐落下帷幕。但委员们的爱心仍在延续,界别联动的脚步从未停歇。这场充满温情的活动,不仅为残疾儿童带来了欢乐和希望,更彰显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界别联动的创新实践中,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正在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