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引导港澳台侨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中国新闻社宁夏分社开展“侨见宁夏”系列主题采访活动,活动以“侨见宁夏”“台胞在宁夏”“黄埔在宁夏”等为主题,全面展现宁夏港澳台侨工作的丰硕成果和港澳台侨界人士的独特风采,以全新的视角主动讲好宁夏统战故事,唱响统战最强音,画出最美同心圆。
走进宁夏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激光裁床的蓝光与缝纫机的银针交错闪烁,一卷卷面料在数字化流水线上被精准切割、缝制、整烫,最终化作一件件笔挺的西服与精致的职业装。这里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服装生产加工企业,也是一家承载着“侨基因”的企业——从1993年中美合资起步,到如今转型内资却依然深耕外贸,宁夏汇川服装有限公司用30年光阴,在塞上江南织就了一幅锦绣画卷。 “宁夏是我的第二故乡,投资这里既是情怀,也是机遇。”宁夏汇川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建中向记者讲述创业故事。1993年,中国市场经济初露峥嵘,而深处西北内陆的宁夏仍被传统工业模式所困。在原宁夏轻纺工业局的牵线下,美国纽约纽佩克公司与宁夏第二毛纺厂合资成立宁夏汇川服装有限公司,以“西装”为支点,撬动了宁夏服装产业的现代化之路。 工作人员进行服装数字化建模。徐英凡 摄 “原来西装都是大规模生产模式,而我们将这种生产模式升级为‘量体裁衣’。”王建中说。在个性化定制办公室,工人轻点鼠标,客户的身材数据便能生成三维模型,经过自动化裁床精准切割面料,每一套西装都拥有独立编码。“从下订单、设计到裁衣仅需要12个小时就能完成。” 从“批量生产”到“一人一版”,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侨界资源的持续赋能。该公司先后引进美国格柏公司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计算机辅助裁剪系统(CAM)等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邀请意大利阿玛尼首席设计师提升公司高档西服工艺技术…… 如今,该公司定制类服装产品遍布全国100多个城市,部分产品出口美国、英国、以色列、墨西哥,新加坡、日本、 意大利、加拿大等国际市场。同时借助广交会、政府组团等平台,将“宁夏制造”的高端西服、衬衣等特色产品推向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 车间正在忙碌的女工。徐英凡 摄 走进生产车间,二十多位女工正飞针走线缝制手工衬衣,其中不乏西海固移民。据了解,该公司一线生产员工大部分是良田镇、兴泾镇、闽宁镇等失地农民和搬迁移民,以及部分城市低收入再就业女工或建档立卡户。这家拥有30%左右的少数民族员工的企业,用流水线串起了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 截至目前,宁夏汇川服装有限公司现拥有2个科技创新平台和1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自主研发的工业APP系统、服装定制模板等,在服装设计、裁剪、整烫技术等在全国服装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公司先后荣获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企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500强企业、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宁夏改革开放三十年行业功勋奖等荣誉,“汇川”品牌也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当记者问及企业更名缘由,王建中笑着揭秘:“‘汇川’既是创始人的名字,也寓意‘海纳百川’。”从“银海”到“汇川”,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融通中外的基因。“我们也希望把政府的政策、宁夏的优势推介给在国外的亲戚朋友以及周围的投资团队,希望他们来宁夏投资。”王建中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