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郑州_100元5小时上门服务内容,栖凤阁茶楼信息网,怎么找喝茶联系方式

今天是:
首页 >>  专题栏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 正文
【同声】“石榴籽”故事之《同心共筑》好政策暖到各族群众的心坎里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2-07-25  
 

编者按
为更好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全区各相关部门组织编写《“石榴籽”故事》丛书。丛书分《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同心共筑》《同舟共济》《守护团结》5册,生动展示了自治区60多年来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锻方鹨唤彩龇⑸谀恼馄韧辽系拿褡逋沤峁适隆?/span>
“金沙滩”——好政策暖到各族群众的心坎里

讲述:王俊,民盟宁夏区委会
 
“4+1+1”精准扶贫政策让贫困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干劲。闽宁镇大力推行“一户四牛一棚一电站”的“4+1+1”产业扶贫模式: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托管4头肉牛,每年享受分红8000元;每户在盛景光伏科技公司种植1栋大棚,每年享受分红1万元;通过光伏小镇建设项目,采取“企业担保+被扶贫户+政府贴息”的模式进行光伏扶贫,保证被扶贫户5年内每年收入不低于1万元,25年内总收入不低于20万元。“4+1+1”产业扶贫模式既发展了经济,又将发展的成果惠及移民,让很多贫困户“摘了帽”,走上了致富之路。
制定“出户入园”优惠政策,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建立龙头企业集中运营管理、农户广泛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对自愿拆除院中圈舍、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给予适当补贴,对龙头企业肉牛养殖、饲草种植等方面给予补贴,推动分散养殖向集中规模养殖转变,提高“出户入园”率。
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走进来、留下来。对入驻闽宁扶贫产业园的企业,根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投产之日起3年内,将税收中县级留成部分予以返还,后3年予以减半。在企业用电、职工社保缴纳等方面适当给予补贴。入园企业聘用当地移民的,在缴纳社保时给予一定补贴,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加大补贴力度,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致富。
设立村民服务全程代办点,开展“一站式”服务。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养老保险、低价申办、粮食补贴等20多项内容列入受理范围,群众只需要向代办点提出申请,提供有关材料,代办点均予代理,群众可享受“一站式”便民服务。想自主创业的移民,代办员联系县工商局到村里现场办公,为移民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不出村,领到营业执照,拿到创业贷款,俺们创业的劲头足了。”村民们对未来的信心展现在满面笑容上。闽宁镇6个行政村都设立了民生服务全程代办点,每年累计为民办事近万件。
回族移民海国宝是原隆村党支部副书记。海国宝的老家在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青石村,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2012年5月29日,海国宝一家作为该村第一批移民搬至闽宁镇,政府给每户群众分配了一套54平方米的房子。海国宝搬到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水龙头,看到水龙头喷涌而出的清洁、甘甜的自来水,他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如今,海国宝一家的生活幸福美满,院子里停放的越野车是海国宝小儿子新买的,他在村里自主创业;大儿子在镇上的葡萄酒厂当司机,工资从最初的每月4500元涨到了现在的每月6000元;大儿媳在畜牧企业上班,一个月工资也3000多元。海国宝原本54平方米的房子现在也扩建到了120平方米,新家窗明几净,庭院里郁郁葱葱……更让海国宝欣喜的是孩子们上学也有了着落。“要知道过去在老家,学校离村子远,孩子们上学很不方便。”现在,家门口就有幼儿园和小学,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开心健康地成长,海国宝笑着说:“用不了几年,我们老海家也能出大学生了。”
24年间,闽宁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收入、产业结构勾勒出闽宁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轮廓,在这中间体现的,是贫困群众为实现美好生活而激发出的自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共产党好,黄河水甜”成为闽宁镇各族群众发自肺腑的心声。
上一条:【同声】“石榴籽”故事之《同心共筑》“山海情”吹绿“干沙滩”
下一条:【同声】“石榴籽”故事之《同心共筑》产业富了各族群众的“口袋”和“脑袋”
0
】【打印】【关闭
专题栏目
热点新闻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号:宁ICP备20000774号
地址:宁夏银川兴庆区凤凰北街106号 技术支持:宁夏西诚软件